Search

#今晚我想來點感性時間

感覺經歷了個奇妙的週末,好像打了一場混亂的仗,一邊...

  • Share this:

#今晚我想來點感性時間

感覺經歷了個奇妙的週末,好像打了一場混亂的仗,一邊摸索一邊應對,然後收拾殘局。其實本來想好很多宣傳階段,例如下一則貼文要發什麼?介紹一下書的設計如何?內容也該強調一下吧?畢竟調性有小小調整,舊讀者能接受嗎?新讀者會喜歡嗎?沒想到內心排演的都沒用上,這場戰役就宣告停火了。

當初做小書只是一時興起,想讓一些篇幅較短的文章也有個載體,算是一種更認真看待文字的方式。一直覺得遊記很適合 A6(文庫本)尺寸、很有旅行感,所以幾乎在編輯文章同時已有了書的雛形在腦海裡:小小一本書,很好攜帶,文字份量也剛好,閱讀起來沒有壓力。緬甸小書在這樣的概念下誕生。記得做第一本緬甸小書的時候,我對朋友說印 100 本就好,能夠賣 100 本就偷笑。可是經過印刷廠估價,300 本和 100 本的總價差不多,既然版都開了,乾脆多印一些。好在在親友的聯合宣傳下銷售一空,好在有印 300 本。

相隔幾年後製作埃及小書,第一個想法就是「延續」,同樣的尺寸,類似的排版設計,而且這麼剛好,同樣有一個「眼睛」的元素可以使用(哪天如果出印度小書,大概就是瑜伽的眉心輪吧),只是除了延續之外,也想來點不一樣的,要有進步的感覺,放更多想法在裡面。老實說,製作過程中推翻了好多 idea,好幾次過頭了,幸好有朋友幫忙拉回來。你們即將收到的書,是從諸多點子收斂再收斂,在好幾種條件考量與妥協下所決定的樣子。雖然這種事給專業的處理,大概三兩下就解決,但對於我這個門外漢來說,幾乎每一步驟都是學習。也因為學習,讓過程變得充實有意義。

沒想到新書只花一天又 8 小時就關門了,作為一個寫作者已完全感受到讀者的溫暖。我很少直接對人說自己是個「作家」,因為對總覺得能之稱為職業的事,必須要有一定程度的專精,與依賴它生存的本事,但我沒有。只不過是喜歡用出版的形式和大家分享文字而已,如果這樣對你們來說就是作家的話。

感謝支持,願拿到書的各位都會喜歡。
---


Tags:

About author
出版著作: 《生活在他處:一個人,南亞千里旅行的真實告白》(2012.02 凱特文化) 《從中亞到南極:批踢踢鄉民的冒險》(2012.11 貓頭鷹出版社,合著) 《絲路上游:橫越亞洲的永夏之旅》(2014.09 時報出版) 雜誌撰稿: Shopping Desing 設計採買誌、CUE電影雜誌。
分享旅行與生活,以及之間模糊不清的。
View all posts